乳化型切削液中的“油水平衡”
采用
乳化機制備的切削液根據其配方結構特點可分爲純油型、乳化型、全合成型三大類,分別稱之爲切削油、乳化型切削液、
全合成切削液。
中,乳化型切削液可以看作是乳化的純油型産品,根據其通過
乳化機剪切的乳化油滴尺寸可分爲乳化油(>0.1um)、微乳化油
(<0.1μm)兩種。相對于體系結構較簡單的切削油和全合成切削液,乳化切削液産品成分更加複雜,工作液爲O/W體系,從而審
視其配方結構的角度也更加豐富。
迄今爲止,知道的含有油、水、面活性劑的混合體系有三種:乳化液、微乳狀液、加溶了的膠團和反膠團溶液(腫脹的膠團溶
液,絕大多數産品均屬于前兩者類型,少數低油型産品爲第三種。
乳化油中水含量-般小于10%, 油含量最高可达80%,其浓缩液为W/O型,要求体系具有较低的HLB值才可稳定。乳化油稀释
液的外觀常呈乳白色不適明狀,分散相油滴直徑大致在0.1~10um範圍內,可見光波長爲0.4~0.8um,因此乳狀液中光的反
射比較顯著。
此外,-般乳化油滴尺寸的下限(約0.1um),與普通顯微鏡的分辨率極限(約0.2um)很相近。
微乳化油水含可高达30~60%,油含量一般≤30%, 其浓缩液为O/W型,稀释液为透明液体居多,油滴直径通常为
0.05~0.1um;-些油含量高達50%以上的微乳化液水含量也可低至20%以下,濃縮液爲W/O型,稀釋液爲藍白色半透明液體,
是油滴粒徑介乎一般乳狀液與微乳狀液之間的一種過渡態乳狀液(細小乳狀液),液滴大小爲0.1~0.4um。
Winsor在研究微乳狀液體系的相組成時發現,能夠形成微乳狀液的體系可能有三種相組成方式:
(1)Winsor |型
“下相微乳液”:在O/W微乳體系中,可能出現微乳與過剩油組成的二相體系。油密度小,位于容器上部,微乳相位于容器下
部。
(2)Winsor II型
”上相微乳液”:在W/O微乳體系中,可能出現微乳與過剩水組成的二相體系。則微乳相處于容器上部。
(3)Winsor II型
”中相微乳液”:微乳体系中三相共存的现象(存在过量的水、过量的油,这是上是油、中间是微乳,下层是水。 各层之间有
明確的界面。
上述三種類型,其本質上是油、水比例問題。
对于同一”油-水 表活剂”体系,通过调节一些物理化学 参数,可以使体系相组成在上述三种类型间转化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
改变三者的相对含量。比如,可以预设微乳化油中“油: 水<1” ,再调整表面活性剂可事半功倍。当然,祠油水比例的配方
要求不同的表面活性劑體系搭配,優化組合且足量是可靠的秘訣。
乳化型——
乳化機切削液生产设备,欢迎聯系钰翔輕工机械,可为您提供完整的生产解决方案!